3月28日晚上11點多,濟南大學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陳功香教授的電話突然叮鈴鈴的響了起來,學院一位有嚴重抑郁傾向的學生與家人產生矛盾,產生自殺傾向。陳功香緊急聯系了學生及家長,在沒有找到學生的情況下,對學生家長進行了心理疏導,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這只是疫情發生以來陳功香處理的一次電話答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陳功香教授積極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學校師生、社區居民提供專業心理輔導,還大家一片明朗的心理天空。
2020春節前后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居家隔離的人們產生了恐懼、焦慮、憤怒、暴躁、不安、無聊、抑郁等情緒,甚至出現了攻擊行為。這些負性情緒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不良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陳功香作為主修心理學的博士、教授,為有效應對重大疫情對人們心理的影響,戴好 “心理口罩”,受命領銜組建了三支心理援助團隊。一是面向濟南大學全體師生與家人,為他們緩解疫情期間居家隔離帶來的心理恐慌;二是受濟南大學黨委組織部和市中區委組織部之邀,服務于濟南市市中區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幫助他們緩解一線抗疫工作中的心理壓力;三是在全國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嚴峻形勢下,下沉一線社區,面向桿石橋街道辦事處下屬的樂山社區和啟明里社區,為境外歸國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咨詢。
截至目前陳功香已累計接受咨詢60余人次。其中有1位居家隔離有嚴重抑郁傾向的同學,因與父母關系不和,有自殺傾向。陳功香經過成功干預,已經轉危為安。
還有一位從英國歸國隔離留學生出現各種問題。陳功香首先和她建立聯系后對其隔離期間的各種焦慮和不滿情緒進行疏導,撫慰女孩的情緒,正常化其情緒狀態;其次,幫助她尋求和建立社會支持網絡資源,增強其自信;最后幫助這位留學生自己找到應對策略,樹立其對生活的希望,提高其應對能力。整體咨詢工作效果顯著,得到學校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疫情期間,陳功香主動帶領團隊,參與各類心理援助培訓,其所在團隊將以過硬的專業知識,繼續為疫情后的心理援助工作提供長期的服務。此外,她的專業論文《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心理免疫:謠言的傳播與遏制》,以心理學的視角有效助力科學防疫。
陳功香還受全軍心理衛生指導中心委托,參與研制心理健康快速檢測工具“方平量表”,用于維護武漢火神山醫院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
“要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尤其是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病亡者家屬等的心理疏導工作”。這是在決勝決戰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黨中央給廣大心理學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作為一名心理學人,陳功香教授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自己扎實的專業知識驅散人們心中的“陰霾”,撐起人們心中的晴朗天空。(通訊員 劉珂珂 陳敏)
媒體鏈接:濟南大學教師陳功香:一條防疫隱形戰線上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