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陽,粽葉飄香,恰逢端午的艾香遇上六一的歡笑,5月29日下午,主校區離退休處多功能廳上演了溫馨又充滿傳統文化韻味的一幕,成為跨代交流的溫馨港灣。離退休工作處邀請布藝班的退休老師、文學院大學生和濟大幼兒園小朋友齊聚一堂,通過做香包、品粽子、玩投壺、猜謎語等活動,傳承端午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活動現場裝點著端午知識展架、彩繩香囊、布藝玩偶等,到處彌漫著艾草與粽葉混合的淡淡清香?;顒釉谳p松愉快的猜燈謎活動中拉開帷幕,巨大的電子屏輪番播放著精心準備的端午謎語,小朋友們積極踴躍舉手搶答,像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麻雀,興奮地搖晃著腦袋,稚嫩的童音此起彼伏,為這場“粽情端午”活動增添了歡樂氣息。大屏幕播放的兒童動畫片,幫助大小朋友加深了對端午節的認識和了解,多功能廳充滿著歡聲笑語。在香包制作過程中,老青幼三代人相互協作,退休老師們精神矍鑠,耐心細致地向大學生和小朋友們傳授香包制作技巧,她們一邊穿針引線,一邊講解香包的寓意:“香包里的艾草不僅能驅蟲,更寄托著對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文學院的大學生們幫助幼兒園小朋友一起填充香料、縫制香包,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的香包,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歡樂的氛圍在一針一線間悄然傳遞。孩子們嗅聞香包的模樣,讓78歲的李教授感慨:“文化傳承就該這樣可觸可感?!睅孜缓吞@可親的老奶奶手把手教小朋友們制作香囊,大學生志愿者們也認真學習并幫助小朋友共同完成精美的作品。三代人在共同的手工勞動里傳承著代際默契。
現場還進行了投壺比賽,由“老青幼”混編組成的幾支隊伍展開激烈角逐。退休教師指導著大學生和小朋友練習投壺技巧。小朋友對這個項目充滿了好奇,站在那里躍躍欲試,隨著一支支箭靶投進,現場傳來陣陣歡呼聲,老同志笑著說:“和孩子們搭檔,感覺自己年輕了二十歲!”。當熱騰騰香噴噴的粽子拿在手里時,活動也接近了尾聲,孩子們將粽子和親手制作的香囊高高舉起,與奶奶、大學生姐姐一起拍照合影,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大家紛紛表示:“這種跨年齡段的互動很有意義,三代人情感聯結的生動實踐與彼此間的祝福,將會變成一段美好的回憶。
此次活動打破年齡界限,搭建起三代人溝通交流的橋梁,不僅讓幼兒園小朋友在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為退休老師和大學生提供了互動交流的平臺。通過這類活動,增強了師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在校園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撰稿:王鴻雁 編輯:趙華磊 編審: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