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線上教育方式,豐富教育內容,近日,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陸續推出了“小物實驗室”系列科普視頻,經過長達一個半月的持續更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3月24日晚,“小物實驗室”被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一切為了群眾》欄目報道播出。
山東電視臺的記者通過線上采訪的方式連線了“小物實驗室”主創團隊中的兩位學生代表和指導教師,物理系學生張玥談到做節目的初心是為了在疫情期間“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小朋友們講述一些有趣的小實驗背后的原理”同時她也談到了小物實驗室帶給她的成長,讓她鍛煉了自己;光電系學生丁曉鵬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看似簡單的科普實驗背后的精心設計,讓電視觀眾看到了當代大學生的青春創意;指導教師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團委書記弋媛說道:“小物實驗室由我們學院牽頭發起,再向同學們進行征集有意思的物理知識,通過這樣的一種形式,用自己的知識與愛心幫助小朋友們度過充實愉快的假期。”她透露現在“小物實驗室”已經吸引了60多名志愿者主動參與錄制,后期將會有更多的資源進行發布。
疫情期間,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同學們結合專業所學,幫助宅居在家的小朋友們度過假期,探索科學世界。小物實驗室所用材料簡單易得,把生活中小朋友很難理解的物理知識用具有可操作性、啟發性、趣味性的實驗呈現出來,從而達到趣味科普、居家探究的目的。小物實驗室視頻通過抖音、微信公眾號、QQ空間等互聯網平臺的傳播,目前已經發布十一期,累計瀏覽量8000余次,山東省博物館為小物開設專題欄目,學校抖音和嗶哩嗶哩官方賬號也轉發了小物視頻。小物實驗室不僅收獲了眾多小粉絲,還為學院大批師范專業學生提供了線上教學的實踐機會。今后物理學院也會加大力度打造“小物實驗室”線上科普志愿服務特色品牌,為社會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撰稿:劉斌、張宇陽 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