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全國無機非金屬專業課程群虛擬教研室(以下簡稱虛擬教研室)新形態教材編寫會議在北京工業大學舉行,來自華南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鄭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等10余所高校40余位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段廣彬帶隊,核心課程負責人宋鵬、李嘉、王文軒一行4人參加本次交流。

交流會上,虛擬教研室負責人、國家教學名師、北京工業大學謝峻林教授總結了近期工作,對各高校踴躍參加虛擬教研室的活動表示感謝。她指出,此次召集各單位參與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核心課程編寫是在充分調研各高校課程設置以及領會新形態教材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本次選定《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性能》等三門課程開展教材編寫。新編寫的教材要體現“新材料、新技術、新應用、新理念”,以思維導圖、知識圖譜、融媒體等表征模式體現教材內容的彈性和先進性,滿足學生學習的多樣化需求。

段廣彬介紹了近年來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發展、專業建設、教學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特別是學院承擔山東省普通本科高校重點領域教學改革試點項目以來在教材建設、虛擬仿真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各項成果,指出新業態下利用AI技術賦能教學以及數字教材資源普及性建設對于適應00后碎片式、泛在化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將通過建團隊、立項目等方式從人力、財力上全力支持選定三門課程的編寫,為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實踐及工程能力培養提供支撐。
與會人員分為三組,就教材編寫目錄、表現形式、內容分工等方面展開了熱烈討論,并確定了教材編寫的時間表與路線圖。
研討會過后,石家莊鐵道大學付華教授和北京工業大學張紅國副研究員分別做了“《材料性能學》一流課程建設”和“《材料性能》課程建設”的課程建設交流報告。
無機非金屬專業課程群虛擬教研室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之一,是全國性的課程群類虛擬教研室,濟南大學作為核心骨干單位參與建設。近年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將教材建設作為強化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著力推動教材建設工作,先后獲評3門省級優秀教材。下一步,學院將繼續參與相關新形態教材編寫工作,為培養更多優秀的材料學子作出積極貢獻。
撰稿:段廣彬 編輯:張雅靜 編審: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