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化學化工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黃長水教授和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肖金沖教授一行來學院進行學術交流,60余位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交流活動。

肖金沖教授的報告題目是“納米石墨烯——從一維到二維”,主要是設計并構筑結構明確、性能優良的功能碳材料,該領域是目前的研究熱點,在理論、有機光電子與超分子電子學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肖教授介紹了近期設計合成的尺度可控的扭曲并苯分子功能化的納米石墨烯材料,研究其基本光、電、熱、磁學性能,并探索其在非線性光學即光限幅方面的潛在應用。

黃長水教授報告題目是“石墨炔材料的可控合成和能源應用”,報告基于石墨炔sp-sp2碳原子共雜化的獨特結構,研究了其中離子、分子的快速輸運特點和結構的可控合成調控,證實石墨炔極大的比表面積、大量的sp 雜化碳原子和炔鍵,可以提供豐富的活性存儲和催化位點,使石墨炔在電化學能源存儲和轉換上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質,能實現高效的傳質傳荷過程產生新的能源轉化機制;通過對石墨炔材料的層、孔和界面的設計,引入特定的原子和功能基團,可以進一步選擇性地進行結構調整和界面控制,獲得具有優異性質的新模式能源存儲和轉換器件。
報告會后,肖金沖教授和黃長水教授一行參觀了化學化工學院、山東省氟化學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相關科研實驗室,并與學院部分教師在科學研究、項目申報、人才培養、交流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肖金沖,男,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和重點基金獲得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2007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實驗室),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展博士后工作。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共10多項。目前發表SCI檢索論文共90多篇,包括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r. Ed., NPG Asia Materials, Smal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Organic Letters, Chem. Eur. J., J. Org. Chem.等學術期刊,被引用2500多次,h-28.2016年獲得河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
黃長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2010年至2014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開展博士后工作;回國后先后加入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主要從事應用于能源存儲、催化等領域的新型石墨炔基碳材料的合成研究。科研成果先后在Chem. Rev.、Sci. Adv.、PNAS、J. Am. Chem. Soc.、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相關論文160余篇。主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金委重大項目子課題和國家優青等科研項目。作為“二維碳石墨炔”研究集體主要完成人獲“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受聘擔任《物理化學學報》《eScience》等學術期刊編委和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等。
撰稿:孟亞男 編輯:張雅靜 編審: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