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墨爾本大學農業、食品和生態系統科學學院胡行偉副教授應邀來水利與環境學院開展學術交流,并做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水利與環境學院常務副院長王仲鵬主持,學院相關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等30余人參加了此次學術報告會。
報告主要圍繞“土壤生物多樣性和多功能性”“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組”“土壤微生物調控”等方面展開。胡行偉副教授首先介紹了部分典型土壤生物,強調土壤生物多樣性在驅動生態系統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土壤/作物微生物組對作物性狀的調控,利用生物間的捕食關系促進溫室氣體減排和控制植物病原菌等,并以“全球作物微生物組項目”和“新型化學和生物肥料研發項目”為例,闡述了如何利用土壤生物為可持續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胡行偉副教授還介紹了墨爾本大學的校區分布、理學院的專業設置、招生和教學,以及其所在的土壤科學研究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情況。并通過關于中國學者在科技文獻發表數量中的領先地位和個人對于如何利用所掌握的科學知識服務于社會的思考,勉勵老師和同學們找準前沿,把握發展方向,做最有價值的研究。報告結束后,與會師生們紛紛踴躍提問,展開了熱烈的學術討論與交流,大家一致認為胡老師的報告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既新穎又很有啟發意義,極大地提高了自己對于土壤生物資源的認識和在科研領域積極開拓進取的信念。
胡行偉副教授于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獲得博士學位,2018年獲得墨爾本大學終身職位。主要從事土壤微生物生態學研究,在土壤微生物群落構建機制及其對環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的響應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發表SCI論文200余篇,包括Nature Food、ISME Journal等,引用12000余次,入選2021、2022和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現任國際SCI期刊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領域編輯和Plant Growth Regulation副主編,主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協調行動研究項目、澳大利亞國家研究基金和澳大利亞優秀青年基金等。
撰稿:韓雪梅 編輯:張雅靜 編審: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