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五年,商學院共有254名本科畢業生被QS排名前200的世界名校錄取并繼續深造;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積極與世界500強企業簽訂實習協議,先后有50余名同學赴香港、新加坡友邦保險公司進行實習。商學院在高質量發展中堅持國際化的辦學方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戰略部署,以胸懷天下的大視野,協同育人,走出學院國際化辦學的特色發展之路。
匯聚資源強化國際化協同育人
學院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高端科研平臺的支撐下,與國(境)外高水平大學開展聯合辦學,全面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學院擁有冰島研究中心、山東省與北歐地區交流合作研究中心、資本市場創新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山東龍山綠色經濟研究中心、數字經濟與智能決策文科實驗室、全球化與跨國經營研究基地等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及課題組共建科研交流平臺和聯合攻關團隊,舉辦多種高水平國際會議,開展各類國際科研合作與交流項目,不斷提高科教的國際化發展水平。
在整合優質科教資源的基礎上,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中包括英國諾丁漢大學、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馬來西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QS世界排名前200的海外名校。學院現有寒暑期海外交流項目6個;交換生項目(含港澳臺)20余個;雙學位項目3個;研究生推免項目4個。與日本福岡大學、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講座、學術沙龍等學術論壇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科研水平和國際化視野。
與英國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合辦的金融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成為學校亮點。該項目于2010年正式獲批,年招生100人,不少學生前往英方學校學習并獲得雙方學位,項目班畢業生的升學率常年保持在30%以上,其中攻讀世界排名前200海外名校研究生的數量達到20%以上。
學院學生在各類國際化項目的帶動下不斷成長。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進行學習交流的謝亞岑同學表示,這些項目讓她有機會到國際一流高校交流學習,開闊了視野,也堅定了她繼續深造的決心和信心。曾多次參加短期境外課程和留學項目的趙原爽同學,本科畢業后如愿申請到QS世界排名16位的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生,后來又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山東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繼續深造,成為濟南大學商學院走出去的優秀學子。通過各類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不斷開拓學院師生的國際化視野,帶動更多學生加入到國際化隊伍中。近五年,共有254名本科畢業生被QS世界排名前200的世界名校錄取,其中錄取人數最多的學校集中于英國的布里斯托大學(QS55)、曼徹斯特大學(QS32)、南安普頓大學(QS78)、諾丁漢大學(QS100)、格拉斯哥大學(QS67)。目前,學院累計招收各類學歷留學生超過100人,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課程建設賦能高質量教學體系
課程建設是教學質量提升的核心環節。學院將國際先進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引進國外優質教學資源,結合學院各學科專業優勢特色,開發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國際化課程體系。
學院應用經濟學是山東省優勢特色學科,并入選山東省精準博士點培育學科。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專業,經濟學是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專業;金融學和會計學也是山東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重點專業群支撐專業;金融學還是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對接產業立項專業。在學科和專業的強有力支持下,學院建設有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4門省級一流課程,專業基礎課《微觀經濟學》是山東省課程思政示范課;近五年省級以上教研項目立項7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學院每年都有老師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比賽獎,課程建設和教研成果豐碩。
學院通過引進優秀海歸博士和外籍教師,加大雙語及全英文授課課程建設,提升外語授課專業課程比例。目前,學院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全英文授課專業,對金融創新實驗班和會計創新實驗班不斷加大英文授課要求。研究生課程《中級宏觀經濟學(雙語)》《中級微觀經濟學(雙語)》被評為省級優質課。此外,學院還開設了多種形式的精品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項目,推動課程教學與課外體驗相結合、國際化與本土化相兼容。
金融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在引進英方相關課程的基礎上,根據中國高等教育的相關要求和濟南大學學生特點進行了動態調整和優化。一方面保留了英方在專業行業領域的優勢和特色,另一方面也適應了中國國情需要。在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設計中充分考慮了中外課程資源的異同,對比了各自的優勢,在落實教育部要求的基礎上,引進外方線上教學資源。英方線上教學資源網站GCU-Learn專門開辟出供我院學生使用的版塊。板塊中已經積累了外方所授專業核心課程相關的視頻、音頻和文字資料,為輔助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拓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參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師生表示:“高水平的合作平臺讓我們有機會與專業領域的頂尖人才進行切磋交流,開闊國際視野,追蹤學科前沿,不斷提升教學與科研水平。”
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實習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學生外語水平和專業技能。積極與世界500強企業簽訂實習協議,近五年先后有50余名同學赴香港、新加坡友邦保險公司進行寒暑期實習,其中多名同學因表現突出,直接獲得香港公司內推資格。疫情期間,仍有30余名同學線上參加世界500強公司實習項目。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實習項目,走進頂尖企業,感受企業文化的同時,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收獲頗豐。
引智增效打造高層次人才集聚地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化高水平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通過加大引智工作力度,打造富有濟大特色的引智體系,吸引世界頂尖學者和高層次專家來校開展長短期教學與科研,努力踐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思想和戰略。學院現有教師中107人具有博士學位,近40位教師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學院外聘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多倫多大學、美國普渡大學、紐約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教授擔任校內老師,每年來校為師生講學、授課,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國際化合作,激發師生的創新意識和研究能力,促進高水平成果的產出。學院還積極開拓博士聯合培養項目,分批次資助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攻讀學位、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為學院各學科的國際化發展儲備人才。此外,學院在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建設海外引智基地,打通人才引進及教師訪學渠道,全面打造國際化、高水平師資隊伍。
學院每年都與國內外高校聯合舉辦高層次的學術研討會。與北方州立大學聯合舉辦“國際商務學術研討會”,與日本福岡大學聯合舉辦“中日經管研究生學術論壇”,與山東財經大學聯合舉辦“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國際會議”;等等。這些研討會為學院師生帶來了國際前沿科學動態和教育理念,也為師生提供了宣講研究成果的機會,進一步推動了師生的創新能力和國際化水平。學院還鼓勵教師積極申請科技部、教育部及山東省國際合作科研項目,有效整合國際資源,共同開展科研創新。
管理為先全方位保障國際化建設
本著“以管促進、以建優效”的原則,學院全方位、多層面地加強國際化辦學管理工作。在學校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的指導下,學院成立國際合作與交流辦公室和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將國際化納入學院整體發展布局,將國際化辦學指標列為學院綜合發展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選派管理人員及專任教師進行海外訪學、短期培訓,學習和借鑒海外高校先進的辦學模式和管理經驗,著力培養一支具有國際視野、熟知國際規范的管理隊伍。
學院不斷優化國際活動策劃、組織和管理能力,豐富國際化宣傳手段和形式。2022年,學院開設英文網站,對接學校國際學生招生平臺;同時在國外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等知名求職網站開設了招聘板塊,廣納天下英才。與山教國際、啟德教育等機構聯合舉辦國際教育展、雅思培訓班;不定期開展留學咨詢日活動,組織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馬來西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紐約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到校宣講,并積極籌備相關國際知名高校的招生基地落戶濟大;不斷完善國際化相關的管理制度以及獎勵措施,激發師生主動融入國際化的內生動力,出臺《濟南大學商學院學生出國(境)交流獎勵辦法》,提供專項獎學金用以鼓勵學生參加各項海外長短期項目,為學生深造、學術交流做好全方位保障服務工作。此外,秉承“擴大規模,優化結構、保障質量、規范管理”方針,推動“留學濟大”品牌建設,不斷促進留學生規模、結構及管理方面的提質增效。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濟南大學商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錨定國際化目標、凝聚共識,把握機遇、乘勢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力譜寫全面建設一流商學院的新篇章。
撰稿:謝宇、劉洋 編輯:張雅靜 編審: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