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音樂學院青年博士卞兆裕在國內權威期刊《音樂藝術》(2023-2024年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題為“樂器具體音樂到樂器間離手法——細川俊夫對西方樂器的接受與同化”的研究論文,實現了我校在該期刊上論文發表的新突破!
該研究在德國作曲家拉亨曼提出的“樂器具體音樂”背景下,提出了一種探索一個新的聲音世界的理論,以發掘未被使用的聲音,這一理論極大地豐富了傳統樂器和管弦樂隊的傳統寫作方式,創作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但充滿新音響的音樂作品。日本的細川俊夫借鑒拉亨曼的作曲手法,將其演變為樂器離間手法,進而實現了東西方音色的結合并展現出東方特色。
論文提出,在以管弦樂為主的作品中加入民樂器,由于律制相同,難以彌補音色和音量的差異,如在二胡協奏曲中,由于管弦樂隊音量較大,常會導致二胡的音色被掩蓋,而拉亨曼的“樂器具體音樂”可將二者進行銜接,使得不同樂器能夠兼容并得到新的音色。“樂器具體音樂”不僅融入了音樂的哲學意義,也涵蓋了音樂的美學意義,對于傳統器樂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對作曲家突破樂器的固有思維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給今天的音樂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論文作者卞兆裕博士長期以來致力于音樂理論研究,目前承擔了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當代中國音樂的發展方向研究》等多項研究課題,該論文即為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之一。他平時治學嚴謹,認真確定論文選題,在資料收集方面不辭旅途辛勞,還就論文框架、參考文獻等方面趕赴外地,當面向知名專家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卞博士的高水平論文成功,不僅進一步凝練了自己的科研方向,而且為下一步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激勵青年博士在器樂研究、音樂美育研究、音樂本體研究上發力,瞄準CSSCI期刊,為學院提升美譽度作出應有的貢獻。
音樂學院以“創新學術、科研項目引領高水平論文”為宗旨,推動學院實現內涵式、跨越性發展。
《音樂藝術》雜志,創刊于1979年,2023-2024年度CSSCI來源期刊,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期刊,上海音樂學院學報,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上海音樂學院主辦的全國性音樂理論學術季刊。截至2018年6月,《音樂藝術》是中國唯一發行至美國國會和歐洲等國家的音樂類學報。《音樂藝術》雜志主要反映人們對音樂中所體現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和民族、分析和研究、思維和觀念、表演和實踐諸方面以及與之關聯的人、自然和社會問題的討論和關注。該刊在欄目種類設置和前沿學科方面居同類刊物領先地位,在同類刊物中發行量第一。
撰稿:王建成 編輯:劉孟頔 編審: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