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劍鋒教授應邀來文學院舜耕書院作學術報告,題目為《陶淵明與神話傳說》。報告由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方向負責人范麗敏教授主持,文學院相關負責人以及學院部分師生近百人聽取了報告。
李劍鋒教授首先指出陶淵明的詩文創作與神話傳說有密切的關系,主要來自《山海經》和《穆天子傳》,然后從生命一體神話精神的復活、失敗英雄的贊歌、熾熱愛情的源頭三個方面,分別闡述了陶淵明的有關詩文與神話傳說的精神聯系。李劍鋒教授表示陶淵明具有擺脫實用和理性束縛的審美態度,其詩歌努力恢復物我之間的情感交流,從感物、比物到擬人,其中物我融合的態度表現出審美的覺醒,達到了一種自覺的境界,可說是對物我一體神話精神的詩性繼承。李劍鋒教授指出,陶淵明多次在詩文中贊頌夸父、精衛、刑天等神話人物,這幾位人物都是失敗的神話英雄,表明其擺脫了“成王敗寇”的傳統價值取向,折射出他借助原始神話的抗爭精神以擺脫自己建功立業理想失敗的心路歷程。陶淵明《閑情賦》之“十愿”包含“敬”和“愛”兩方面的熾熱愛情,李劍鋒教授認為,這種愛情不存在于傳統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而應當從神話傳說中探尋它的情感淵源。講座接近尾聲,李劍鋒教授還總結了陶淵明和神話的其他關系:將神話傳說中的幸福世界轉換為桃源;從神話傳說中汲取樂生拒死的精神力量。
講座后,李劍鋒教授和師生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交流互動,就陶淵明如何擺脫人類中心主義、如何看待成功與失敗、戀愛觀等問題進行探討,現場氣氛十分活躍。互動環節后,范麗敏教授總結到,陶淵明的詩文一直以來從美、真、善三方面豐富、滋養、提升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很多內容成為中國人的精神原型、元典精神,通過李劍鋒教授的講解使我們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必定加深我們對陶淵明詩文內涵的體察與理解,使我們對古代文學和傳統文化更加熱愛。
撰稿:魯毅 編輯:趙華磊 編審:賈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