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王鵬飛教授應邀來文學院作學術報告,題目為《融媒時代的出版教育路徑》。出版專業陳靜、俞林波等骨干教師以及出版專業全體碩士研究生30余人聽取了報告。
王鵬飛教授主要從弱相關的人才需求、內部全球化的學科鏈、出版的功能衍化、媒介意識與培養路徑四個方面作了精彩的報告,贏得陣陣掌聲。王鵬飛教授結合具體案例分析了媒介對出版物內容傳播、受眾閱讀對象和閱讀行為、知識傳承和存儲等領域帶來的變革,進而指出融媒體時代對出版流程的重構已深刻影響到出版教育的認知和內涵衍化。在融媒時代,王鵬飛教授談到出版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媒介意識,具體包括:第一,媒介環境意識。明確出版是通過任何方式將作品公之于眾的一種行為,且萬物皆媒已成為這個時代的背景;第二,媒介推廣意識。在注意力經濟時代,出版專業碩士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學會圍繞出版資源進行價值鏈的延伸;第三,媒介偏向意識。要充分認識到不同媒介對出版物呈現效果帶來的差別,具體到出版工作中,要選擇合適的媒介對內容進行增強型賦值;第四,媒介經濟意識。立足現實視角,認識到出版業的商業屬性,具體體現在成本意識、實操能力和前沿視野三方面。
在講座互動環節,出版專業學生就“如何培養媒介思維”及“‘狹義’和‘廣義’出版觀之間的區別”等內容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王鵬飛教授都耐心地進行了解答。講座最后,文學院陳靜教授作了總結,感謝王鵬飛教授為師生們帶來了融媒時代下出版教育路徑的新思考。本次講座的順利開展,不僅對我院未來出版專業碩士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啟發,更為我院學子未來的學業規劃指明了方向,講座在與會師生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王鵬飛,男,河南鄭州人。文學博士,教授。現為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國家級新聞與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擔任新聞與傳播省重點學科牽頭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編輯出版學”牽頭人,河南省級特色品牌專業學位“出版碩士”牽頭人。兼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出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研究生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宣部出版局學科共建專家組成員等。主要從事媒介文化、出版和新媒體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九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三項。主持省級雙語課程《出版文化經典導讀》,出版《中國出版家.沈知方》(人民出版社)、《中國出版家張靜廬》(人民出版社)、《孤島文學期刊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海派文學》(文匯出版社)、《出版學》(河南大學出版社)等,在新聞傳播類、出版類等核心刊物發表文章5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出版業》和《新華文摘》等全文轉載和摘編。
撰稿:魯毅 編輯:趙華磊 編審:賈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