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中國社會學會2023年學術年會“數字時代的社會轉型與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論壇由濟南大學政法學院、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共同主辦,得到了濟南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和社科處的大力支持。本次論壇共收到30余所院校的師生投稿140余篇,經會務組評審最終選取45篇論文進入論壇現場發言。參會的專家學者們圍繞數字社會治理、數字賦能、智慧養老、數字融入等相關議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與熱烈的討論。
論壇開幕式由濟南大學政法學院院長高功敬主持,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社會學系主任、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王天夫教授致辭。王天夫教授對論壇主題予以充分肯定,指出數字時代對社會生活各方面帶來了根本性的轉型與變遷,影響遠大于傳統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變,鼓勵參會學者借鑒社會轉型期杰出思想家的研究,把握時代發展的脈絡和內涵,對數字時代社會轉型與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理論貢獻。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院長、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主任梁玉成教授以《GPTs模型對社會多中心分化影響的研究》為題作了主旨報告。他根據中國322個城市的數億招聘記錄和O'Net數據庫對不同職業的AI替代率以及行業沖擊進行了分析比較研究,其結論有力地證明了社會將經歷前所未有的分化過程,龐大的中間階層將會產生分化,從而形成了社會數字化轉型中的去中心化現象。
本次論壇共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由南京郵電大學張振亮副教授主持。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徐旭初教授、濟南大學唐斌堯副教授、南京郵電大學周晶晶副教授、南通大學劉翠霞教授、濟南大學仝西艷博士、四川大學周銳博士、安徽大學劉延飛博士研究生、桂林醫學院劉栩助理研究員逐一圍繞數字治理、智慧養老、互聯網與生活滿意度等相關內容分享了其研究成果。最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李慶真教授進行了點評,肯定了大家的選題、方法和觀點,也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論壇第二單元由《社會科學》副編審薛立勇主持。濟南大學高功敬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吳彬副教授、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趙玉峰副研究員、濟南大學孫紅曄博士、西安交通大學姚健博士、新疆大學張嬌寧博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韓洪芳博士等圍繞數字時代背景下新就業形態與勞動力發展等問題展開匯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徐旭初教授進行了精彩點評。最后,梁玉成教授又從研究選題等角度給與會代表后續的研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論壇第三單元由《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傅強主持。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李慶真教授、濟南大學胡艷蕾教授、中共張家界市委黨校歐葉榮博士、濟南大學陳玉成博士和來自多個高校的研究生同學進行了分享。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劉曉峰副教授進行了點評,建議參會同學像老師學習,從更宏觀的視角出發加以分析研究,以提升論文的層次和質量。論壇第四單元由濟南大學韓鈺副教授主持。濟南大學張世青教授,東南大學張晶晶副教授,濟南大學楊匯泉博士、高朋博士以及來自多個高校的研究生同學進行了分享,南京郵電大學周建芳教授進行了點評,她鼓勵青年學者增強問題意識,深化理論研究以豐富實證社會學研究的內涵。論壇第五單元由《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副編審陸影主持。濟南大學吳限紅副教授、曹玉梅博士、楊淑彩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米蘭博士和來自多個高校的研究生同學進行了分享。最后,山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譚志福教授和濟南大學張世青教授進行了點評,對參會論文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濟南大學政法學院院長助理朱麗敏副教授對本次論壇進行總結。她表示,論壇得到了各位專家、老師和同學們的密切關注和大力支持,是本屆年會中收投稿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發言人數最多的論壇之一。希望大家繼續保持學術熱情和鉆研態度,持續關注“數字時代的社會轉型與高質量發展”論壇。最后,對本次論壇所有主持人、發言人、點評人和會務組人員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本次年會論壇積極回應數字時代國家與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為加強與社會學界專家學者的交流、持續深入開展相關學術研究、集思廣益催生新思想新理論提供了重要平臺。我校政法學院共有19名師生參會發言,不僅拓寬了學術視野,也進一步提升了我院在社會學相關研究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學院將以本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契機,繼續深化高校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凝練學科特色,持續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為推動中國社會學發展作出貢獻。
撰稿:楊淑彩 朱麗敏 編輯:趙華磊 編審:賈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