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大眾日報·抗疫故事報告會”暨山東省首屆高校思政短視頻大賽巡回宣講活動走進濟南大學,走進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敬梅老師的思政課課堂。省政協委員、中國作協會員、大眾日報高級記者逄春階根據自己深入湖北戰“疫”前線采訪報道時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為我校200余名研究生上了一堂名為《站穩立場、走進現場——從黃岡到武漢的感悟》的思政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作為一名從事新聞工作近30年的資深媒體人,逄春階老師主動請纓要求到湖北戰“疫”前線,深入醫院和社區,采訪白衣戰士、患者、志愿者,積累了大量的真實素材。
課堂上,逄春階老師生動細膩地講述,為學生們展開一幅幅有血有肉、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的戰“疫”畫面,講述了許多戰“疫”一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武漢市有的住宿房間沒有窗戶,為了防疫需要,要開著門睡覺,當時武漢氣溫在零度左右,誰住沒窗戶的房間?李敏敏護士長第一個站出來說,我是黨員,我住。原來說15天一輪換,到了15天,這些隊員說,不換了,習慣了。這就是我們的黨員……”“正常情況下,取咽拭子對于臨床工作人員來說并不復雜。但是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整個過程就變得困難多了。因為視野受限,需要站在患者正對面,用壓舌板讓患者口腔完全打開,準確找到腭弓、咽及扁桃體的位置,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確保取樣精準。采集過程中,患者極易咳嗽、打噴嚏,體內的飛沫噴發而出,醫護人員的暴露風險很大,但80后醫生李道衛不為所懼,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僅2月10日下午就一口氣完成十位患者咽拭子的采集……”
學生們認真聆聽,在感人細節處,不少同學淚水泛紅了眼眶。“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感謝逄老師給我們帶來這樣一堂生動細膩的思政課,讓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是我們國家從上到下同心合力創造的奇跡。“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李淑聰說,有黨的堅強領導和強大的組織力,有醫護人員的不畏危險奮戰一線,有黨員的沖鋒在前,有運輸司機、社區工作者、外賣小哥這樣一群人在平凡崗位上的默默奉獻,這是屬于我們國家和人民的驕傲,這讓她既感動又受益匪淺:”激勵我一方面在思想境界上努力提升,另一方面在學業上要刻苦學習,像疫情中的醫護人員一樣,在國家需要到時候,能夠挺身而出,用扎實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支撐人生理想,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貢獻。”
近年來,學校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思政課教師座談會會議精神,通過改革創新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抗疫故事報告會”走進思政課課堂是一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有益實踐,通過把道理融入當下發生的熱點和學生感興趣的事件,緊貼時代脈搏,使課堂教學實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喜歡聽、聽得進,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實發揮好思政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關鍵課程和主渠道的作用。
攝影:王娜 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