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學校在第五會議室召開人文社科社會服務工作推進會。副校長李光紅主持會議并講話。各文科學院院長、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長、科研秘書、教師代表,文科獨立運行科研平臺負責人,相關交叉學科學院分管副院長,以及社科處、合作發展處、培訓部、資產經營公司等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社科處處長張守鳳以《扎根齊魯 砥礪前行》為題,做了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社會服務工作專題匯報;商學院黨委書記葛金田教授談了個人服務社會的實踐經驗;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院長楊昭寧介紹了學院社會服務工作開展情況;文化和旅游學院馬修倫博士交流了做橫向課題的心得體會。隨后,合作發展處、培訓部、資產經營公司等部門負責人做了交流發言,他們表示,要結合本部門的實際工作,積極為文科學院、為人文社科教師開展社會服務,爭取更多的資源,開辟更寬的渠道,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幫助。
李光紅副校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社會服務是現代大學的重要職能,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互相促進;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都對高校社會服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校高度重視社會服務工作,著力將服務社會作為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學校從健全社會服務組織機構、組建專家團隊、加強產研院建設等方面,花大力氣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最后,李光紅副校長就下一步做好人文社科社會服務工作提出以下七點要求:第一,人總是要有追求的,奮斗的人生才有意義;大學教師理應將社會服務作為報效國家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追求。第二,各相關部門在推進社會服務工作中要明確職責,加強合作,合作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辦事效率,合作才能出成果、出業績。第三,人文社科社會服務工作應依托現有資源優勢,挖掘學科潛力,面向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形成多學科交叉、文理工融合的服務體系。第四,對于教師的學術成長,要做到“先頂天,后立地”,先做好基礎理論研究,練好基本功,再努力提升自身社會服務水平。第五,要“筑高峰、厚優勢、進圈子”,立足自身專業領域,打造學術高地;厚實學術積累,增強服務社會實力;走進專業“圈子”,貼近社會實際需求。第六,開展橫向課題研究更要重視學術誠信和學術道德,特別要關注經費“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守好規矩,守住底線。第七,相關職能部門與各文科學院、獨立科研平臺應加強溝通,形成合力,切實推進人文社科社會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
本次會議,與會成員圍繞社會服務導向、加強團隊建設、推進成果轉化、完善獎勵機制、提升服務能力等問題,總結經驗,分析不足,提出對策建議,取得良好的預期效果。
撰稿:孫成豪、高學德 攝影:張婧 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