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龍芯杯”全國大學生計算機系統能力培養大賽全國總決賽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由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凱老師和孔祥玉老師共同指導,蔡雨晴、張禎、王艷艷三位同學組成的參賽團隊榮獲全國三等獎,王凱老師和孔祥玉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參賽隊伍通過線上協作開發調試,初賽階段完成單發射,五級流水線,57條MIPS指令,多周期除法,6種CP0寄存器7種異常處理,精確異常,支持AXI總線,CPU頻率80MHZ,性能分1.076。決賽階段完成改變lb/lh指令,改正有關異常處理和中斷實現的錯誤,設計I_cache和AXI內部接口,CPU頻率77MHZ,IPC比值0.691。經過功能完整性、主頻性能和系統運行等多維度評價,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參賽隊榮獲全國三等獎。該獎項也凸顯出參賽隊員在計算機體系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數字電路等多門計算機專業課與實驗課上積累的豐富開發經驗。
第四屆“龍芯杯”全國大學生計算機系統能力培養大賽是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指導,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主辦,面向全國高校本科生的大型賽事,以自主設計“一個通用CPU、 一個操作系統核心、一個編譯系統”為總體目標,是我國系統能力相關的最高水平全國性學科競賽。大賽旨在推動我國計算機領域創新人才培養,為我國高端芯片及核心系統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化培養選拔人才,同時通過大賽激發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并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進一步推動計算機等相關專業教學改革,為高質量專業人才搭建交流、展示、合作的平臺,助力我國高校與企業產學研合作的健康快速發展。
據悉,本次大賽團隊賽共有53所高校近82支隊伍參賽,指導老師140多人。通過初賽專家評審,共評選出31支隊伍進入全國總決賽。總決賽通過性能測試、系統展示、實現自定義指令、技術答辯4個環節,最終角逐出31個獎項,其中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22名。
自賽事創辦以來,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賽,參加了全部四屆比賽,綜合成績在山東省高校中名列前茅。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也將繼續優化和提升學院科技創新能力和學科水平,為培養國家戰略急需的計算機芯片及核心系統的高端技術人才和產業化后備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撰稿:王豪 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