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濟南大學與濰坊市濱海區戰略合作協議、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約儀式在濱海區城市藝術中心舉行。濟南大學黨委書記徐景顏,黨委副書記王玉華,濰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惠新安,濰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濱海區黨工委書記范福生,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專家教授代表,濰坊市和濱海區有關部門及產業園區負責人,部分企業代表參加了簽約儀式。儀式由范福生書記主持。
徐景顏書記在致辭中介紹了濟南大學發展情況。他表示,濱海是濰坊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新引擎,交通區位、產業基礎、生態環境等令人印象深刻,有著無限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干部與學校主動溝通對接,堅定了學校到濱海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今天的簽約,開辟了校地緊密結合的政產學研合作新渠道,這是促進雙方高質量合作的重要舉措。下步,學校將與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道以新工科建設為突破口,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為核心,全面探索推進產教融合辦學新機制、新模式,在濱海率先引進一批海內外高水平人才團隊,率先打造一批產教融合型學院和高水平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新工科建設與行業企業深度融合、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高校與地方創新體系高度融合,為濰坊乃至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創新驅動發展貢獻力量。希望雙方以此次簽約為起點,進一步增強命運共同體意識,共享發展機遇、共擔時代使命,不斷拓展合作的深度、廣度和高度,在共建濟大濰坊濱海研究院和濟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基礎上,合力譜寫校地合作、產教融合新篇章。
惠新安書記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雙方的合作表示熱烈祝賀,對濟南大學給予濰坊發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說,濟南大學歷史悠久,是省內重要高校之一,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科技水平提高、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濰坊是一個沿海開放城市,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特別是隨著京滬二通道、小清河復航等重大工程的建設推進,濰坊以及濱海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此次簽約是濟南大學和濰坊市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開啟雙方新合作的務實舉措。希望濟南大學在雙方良好合作的基礎上,為濱海引進更多高端人才和資源,加大有關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努力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濱海區將創新校地合作新機制,落實好相關人才政策,竭誠提供優質服務,讓雙方合作不斷向高水平邁進。
隨后,王玉華副書記與濱海區管委會二級專員杜長明代表雙方簽署“濟南大學與濰坊濱海區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發展處盧旺處長與濱海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部)黨委書記、部長孫鵬簽署“共建濟南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協議”。徐景顏書記、惠新安書記等共同見證了雙方簽約。
撰稿:陳廣立 攝影/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