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起,我校陸續迎來錯時錯峰返校的學生。為進一步教育引導師生深化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堅定必勝信心,學校認真研究制定“開學第一課”工作方案,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機結合起來,開展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系列教育活動,持續強化思政教育和價值引領,深入推進信仰領航工程。
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高校版),進一步普及了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知識。通過學習,廣大教職員工深受鼓舞,從先鋒模范身上感受到了濃濃的家國情懷和滿滿的正能量,進一步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懷,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老師們紛紛表示,要立足自身工作崗位,學習這種“逆行”精神,只爭朝夕,奮發圖強,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不負青春,不負時代,進一步增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各學院制定了《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演練方案》,并陸續組織了實地演練。在演練的籌劃準備和具體實施全過程中,學校各部門、各學院注重與教育培訓活動相結合,以《山東省高等學校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辦法》和《山東省2020年春季學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導意見》等上級文件指示精神為指導,科學研判、充分預想、規范處置,在與演練的結合中不斷補足短板弱項,熟練掌握各項處置流程,為迎接學生返校打下堅實基礎。
學校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利用戰疫教育資源強化思想引領,加強思政教育。黨委學生工作部(處)以“厚植家國情懷 詮釋責任擔當”為主題,從彰顯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展現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詮釋時代責任和青年擔當四個方面,通過大量詳實的統計數據和生動鮮活的感人事例為同學們講述了疫情大考中的國家響應和全民行動,彰顯著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速度、中國效率和中國溫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強化制度認同。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學校主動適應疫情防控工作對線上教育教學的新要求,制作了《厚植家國情懷 詮釋責任擔當》《新冠肺炎基本知識》《六步洗手法》《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口罩的正確選用和使用》《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等6個視頻,通過在學校網站、學工在線、微信、微博、易班、QQ等平臺開辟專欄宣傳疫情防控基本知識,引導師生凝心聚力,共同戰“疫”。
集中授課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學校統一制作了《科學有效防控,嚴管彰顯厚愛》輔導員線下授課標準化課件,發起“戰疫路上,輔導員都是宣講者”活動,各學院和研究生培養單位開展小范圍、輪流性的集中面授,講清規矩紀律,厚植家國情懷。同時,學校鼓勵支持學生充分利用“學習強國”、人民網和各級各類疫情防控專題網站等在線平臺資源上好“開學第一課”。
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學校統一部署、統一安排、統一要求,上好“開學第一課”,明確分工,專人負責,制定了《濟南大學“開學第一課”工作方案》,制作了教學視頻6個和標準化課件1個,各學院和研究生培養單位嚴格落實學校要求,充分利用共享資源,確保規定動作“做到位”。同時,各學院和研究生培養單位結合自身學科特色和專業特點,凸顯自選動作“做出彩”。體育學院將全院學生分為51個小組,每個小組由1名學生黨員擔任組長,在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同時,進行網格化教育和管理;土木建筑學院開展“‘疫’線先鋒說”主題交流會,邀請參與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的優秀學生代表分享經歷,發揮朋輩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為每一名返校學生精心準備了含口罩、洗手液、75%酒精等在內的“防疫大禮包”,緩解學生的后顧之憂;機械工程學院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開學第一課”教育內容,引導學生克服“怕感染”的心理恐懼,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
階段教育與常態教育相結合。學校高度重視并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錯時錯峰返校報到的第一天就組織開展以“敬畏生命、愛國勵志”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活動,將傳染病防控知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知識講清楚、講明白、講精彩,強調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力求“開學第一課”達到入耳、入腦、入心的效果。為更好應對疫情防控的艱巨性、長期性和復雜性,學校在做好入校第一天階段教育的同時,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教育工作,做到階段教育與常態教育相結合,切實將疫情防控常態化抓緊、抓實、抓細。
撰稿:劉珂珂、劉芝、朱海龍 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