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表彰“攻堅克難獎”“勇于創新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我校化學化工學院鄭庚修教授榮獲“勇于創新獎”先進個人稱號。全省共有50人被授予該榮譽稱號。
“勇于創新獎”先進個人是山東省委、省政府面向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隊中的個人,重點面向八大戰略實施中的基礎工作一線和吃勁崗位,對政治上忠誠可靠,不斷解放思想,追求卓越,爭創一流,具有較強的專業精神、專業能力、專業水平,善于趟新路、謀新篇,創新成果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價值的個人進行的表彰。
鄭庚修,現任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導,山東省藥學會理事、山東省農藥學會理事,山東金城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鄭庚修教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很強的開拓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多年來,在工作崗位上踏實嚴謹,潛心鉆研,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工作,表現出了良好的職業道德、突出的科研能力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和師德標兵。
近年來,鄭庚修教授主持多項省級課題和橫向課題研究,發表國內外論文40多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先后完成了30多項產品的開發試驗,主持完成的AE-活性酯、頭孢他啶活性酯、呋喃銨鹽、頭孢克肟活性酯、頭孢地尼側鏈酸活性酯、頭孢硫醚、頭孢地嗪側鏈酸及頭孢地嗪酸等7個項目,產品技術均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5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主持完成的“第三代頭孢抗菌素中間體活性酯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得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坎地沙坦酯原料與制劑關鍵技術體系構建及產業化”獲得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代頭孢活性酯生產新技術”獲得2010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頭孢菌素中間體新工藝開發”獲得2007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三代頭孢側鏈中間體綠色工藝及產業化”獲得201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AE-活性酯生產新工藝”獲得2008年中國石油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開發的頭孢克肟和頭孢他啶兩項產品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
此外,鄭庚修教授領導的項目組建立了抗菌素活性酯技術研發平臺,成立了山東省頭孢類醫藥中間體工程技術中心,項目研制開發的相關生產技術引領了該類產品技術進步,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第三代頭孢活性酯和頭孢抗生素生產國。培養了十幾位研究生和大量的頭孢類藥物研究人才。在頭孢類中間體開發中,探索合成工藝中的關鍵氧化技術,發現了NHPI結合丁二酮肟(DMG)需氧氧化新型催化體系,研究成果已有3篇在本領域影響力高的期刊IF5.25(Adv. Synth. Catal.)發表,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關注。
鄭庚修教授堅持將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努力將自己的科技成果服務于社會與企業,完成相關產業化項目30余項,7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產值50多億元,經濟效益達十幾億元,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科研團隊長期為金城醫藥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不僅產生了豐碩的經濟效益,也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形成雙方互利共贏的局面。
鄭庚修教授長期堅持在教學一線,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擔任本科、碩士等多學歷層次的教學任務。先后承擔《有機合成單元反應》《藥物合成反應》《反應工程》《精細有機合成新方法》等核心課程的主講,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和師德標兵。在教學工作中,鄭庚修教授嚴謹認真,授課生動有趣,對學生嚴格要求、細心呵護。他將飛速發展的現代化工業技術與課程教學相結合,重視培養學生從事化工產業的技能,為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打下堅實基礎,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在研究生培養中,鄭教授要求學生必須明確研究課題,認真設計研究計劃并加以有效實踐。他根據研究生的個人情況和發展特點,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設計培養方式,幫助更多的學生走向成功。
鄭庚修教授借助校企合作,為學校實踐教學建設提供了很好平臺。在金城醫化建立實習基地3個、學士后流動站、教育部首批《濟南大學·金城醫藥》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共同建立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專業,成立濟南大學產學研示范基地。金城醫藥的校企聯合模式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同時,也為企業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擴展了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共有近100名濟南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生在金城就業。 鄭庚修教授利用公司合作研發課題、給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機會,與齊魯制藥、羅欣制藥、魯南制藥、新發制藥等諸多化工制藥行業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積極向合作單位推薦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業,為促進學生就業做出了貢獻。
撰稿:李莉 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