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笔暌惠喕?,濟南大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整裝盤點再出發。1月11日起,2020年“送溫暖建平臺、促就業助成才”為主題的輔導員家訪活動再次啟程,學校領導帶領機關干部、學院領導、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黨外知識分子和學生骨干192人組成的21個工作組奔赴省內外28個地市、67個縣區的213個家庭走訪。學校通過搭建一個有態度、有溫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平臺,深化家訪內涵,發揮家訪優勢,回歸立德樹人“基本盤”,浸潤時代新人,讓夢想的光芒照進現實、照亮遠方、照亮我們的光榮之路。
走進家庭,主題教育制度化敲開學生心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學校黨委高度重視主題教育的深化,黨委書記徐景顏強調:“全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以這次主題教育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把‘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深化細化、落地落細,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苯衲昙以L活動中,學校建立和完善領導聯系學院、班級和學生制度,通過走進學生家庭,實現主題教育更加具象化、生動化,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永恒課題和終身課題做在家訪路上,用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敲開學生的心門。
1月12日上午,學校黨委副書記張碩秋一行來到所聯系的土木建筑學院家住濱州市濱城區的2017級學生小姬的家中進行走訪,我校95屆校友、濱州市濱城區統計局局長李少鵬共同參與走訪。張碩秋副書記向小姬的家人介紹了小姬的在校表現情況:“小姬從小家境困難,缺失父母的關愛和陪伴,但是叔叔嬸嬸和姑姑等這一大家人卻給了小姬一個幸福溫暖的大家庭。小姬陽光自信,積極要求進步,成績優異,去年還入了黨。你們能把孩子培養得這么好,非常了不起!”接過張碩秋副書記送來的慰問金,小姬的叔叔激動地說:“都是你們關心教育的好,不但把孩子照顧得這么好,還惦念著我們。真是感謝張書記和學校的領導老師!”淳樸無華的話語表達出的是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是對學校最篤定的信任。戴上土木建筑學院欒志強書記送來的紅圍巾,小姬激動不已:“特別感謝老師們對我的關心,作為一名濟大人,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認真準備考研,用更好的成績回報老師和學校。”小姬表示,他要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作為一名學生黨員骨干,他還代表學院走訪了同班同學小趙,讓更多的同學感受到濟大的溫暖。
1月11日下午,張碩秋副書記一行來到家住淄博市桓臺縣政法學院2017級學生小苗的家中走訪。政法學院黨委書記徐慶國特別為小苗準備了《梁家河》一書,家訪不僅送來了溫暖,還送來了精神食糧。小苗是山東生源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這是學校第二次走進小苗的家庭。和去年不同的是,在國家、社會和學校的關心幫助下,小苗的生活條件比去年有了很大改善。2020年是國家全面脫貧的攻堅之年,學校通過深化家訪助力教育精準脫貧,對走訪過的每一位學生實施跟蹤培養,確保家訪育人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
1月12日,學校副校長王志一行來到所聯系的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家住濟南市章丘區的2017級學生小黃的家中走訪。王志副校長為小黃送去了慰問金、米面油、春聯等,并致以新春的祝福。王志副校長詳細了解了小黃的家庭經濟情況,鼓勵小黃的家人要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要相信在黨的領導下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同時勉勵小黃要努力學習,打好專業基礎,做好人生規劃,自立自強,知恩感恩,以優異的成績回報黨和國家的關懷,老師和父母的關愛。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苯陙?,學校堅持在制度上聚焦發力,聚焦轉型發展的要求,做好制度“廢、改、立”工作,激發內部活力、調動師生積極性、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學生教育引導方面,通過課程融入、活動融入、文化融入、溝通融入、網絡融入等方式,搭建講好“中國之治”“中國之美”的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講實講透,入腦入心。通過完善和出臺涉及學生管理、評優激勵、就業服務、資助育人、生涯教育、公寓管理等多項工作制度,實現“一體系一制度、一工作一流程、一流程一標準”,將制度優勢轉化為育人效能。
明晰方向,生涯教育一體化驅動學生成長引擎
“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謂‘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今年家訪活動中,學校持續深化家校同心共育,將職業生涯成熟度測評范圍擴展至走訪的2018、2019級每一位學生,通過走進學生家庭,與學生和家長共同探討學生成長方案,融生涯教育于家訪育人過程中,實現學校、家庭、學生的情感互通、生活互助、學業互聯,驅動學生成長引擎。
1月11-12日,張碩秋副書記等一行來到家住濱州市鄒平縣數學科學學院2019級學生小趙和濱州市濱城區文化和旅游學院2019級學生小王的家中進行走訪。學校學生生涯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晶對小趙和小王同學分別從職業目標、職業自信、職業價值、職業自主、親友依賴和職業參照等六個維度就學生的生涯成熟水平進行了溝通和分析。小趙很興奮地說:“報告顯示我的職業自主性和獨立性較強,職業目標也比較清晰,事實上,我一直以來就想當一名教師,經過老師的分析更加堅定了未來的方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先把教師資格證考下來,然后努力成為和您們一樣光榮的人民教師,從事教書育人工作。今天我是一名被家訪的學生,以后我也要給成為一名家訪學生的老師。”文化和旅游學院黨委書記朱海濤為小王贈送了相關書籍。
“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也就萬仞之深”。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以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為導向,聚力激發學生生涯適應力。學校生涯教育秉承“以學生為本,關注兩個比例,實現兩個更多”的學生工作理念,基于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目標,聚焦與大學生發展密切相關的7個生涯節點,做好思政教育與生涯教育耦合性研究和學生發展的階段性、多樣性研究,解決從單一學期到四年學涯,從大學到大學、高中和社會銜接,從被動接受、知識傳遞到參與體驗,從單一課程到五位一體多種途徑參與,形成全程化、系統化、貫穿式和體驗式生涯教育路徑,開展分段分類指導,打造高校生涯教育“544”一體化模式。學校發起成立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生涯教育專委會,舉辦山東省第一屆生涯教育一體化論壇,建設高校生涯教育一體化聯盟,聚合教育資源,優化內容供給,全面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堵殬I生涯指導與創業基礎》課程入選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這也是山東省唯一一門生涯類入選課程。通過開展“一對一”個性化生涯咨詢,完善“三面兩賽”生涯活動矩陣,推動“三全育人”和“五育并舉”,將生涯優勢轉化育人效能。
產教融合,解決問題精準化激發學生發展效能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思政教育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要幫助學生認識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樣的人。今年家訪活動中,學校更加注重將思政教育落地生根,暢通聯系師生渠道,積極回應師生關切,切實解決關系師生的身邊事,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師生期盼,進一步增強師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過積極走訪企事業單位,實現產教融合,拓展就業資源,擴大就業幫扶面,深化輔導員家訪的“造血”功能。
1月12日,張碩秋副書記一行走訪了山東博遠重工有限公司。張碩秋副書記和博遠重工董事長褚興坤為就業實習、青春創業、社會實踐基地揭牌,進一步拓展學生就業實習和創業實踐資源。褚興坤董事長表示:“公司通過搭建紫菜云信息化平臺實現流程再造,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作為企業,我們愿意參與到家訪活動中,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搭建職業體驗平臺,提供就業發展機會,讓學生把知識轉化為個人成長的力量和企業發展的產能?!睆埓T秋副書記高度贊揚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她表示:“山東博遠重工有限公司是家有責任、有情懷、有擔當的企業,今后我們繼續深化校企合作、發揮雙方優勢,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span>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苯陙?,學校重視與社會、企事業單位聯合,發揮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的同時,凸顯學生實踐育人能力的培養,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創業、就業崗位,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畢業生的幫扶面不斷擴大,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使大學生思政教育更加具有鮮活性、生動性和實踐性,引導學生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將思政優勢轉化為育人效能。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今年是學校開展輔導員家訪活動的第十二個年頭,十二年間,家訪溫暖了一個又一個小家,傳遞了一份又一份大愛,用愛與責任構筑起新時代的使命和擔當。學校通過家訪延伸思政教育,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個人“四位一體”的全員育人格局,在思想內涵上做加法,在內容長度上做減法,在思維定式上做除法,在育人效果上做乘法,不斷提高“謀”的水平和“做”的能力,在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上求突破,在助力學生成長成才上見行動,在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上提速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撰稿:徐巖 攝像:劉偉 攝影:蔡高偉 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